比特幣狂漲 亞洲散戶成大推手

工商時報 吳慧珍/綜合外電報導
比特幣今年來已大漲1,600%,價格也攀上五位數,據《華爾街日報》報導,此全球最大虛擬貨幣之所以漲勢暴衝且屢創高點,多達數百萬的亞洲散戶投資人是最大推手,光是日、韓及越南的比特幣成交量就占了全球近8成。
儘管近來的焦點集中在美國期權交易所CBOE首推的比特幣期貨,但若以交易量論,比特幣的交易重心其實是在東方。亞洲的比特幣熱潮先從中國引爆,今年初轉移到日本,韓國是最新的交易熱點。
去年中國占全球比特幣交易大宗,今年北京當局對虛擬貨幣交易下重手取締。但虛擬貨幣比價網站CryptoCompare的數據顯示,迄至11月底,日本、韓國、越南的比特幣成交量仍占全球近80%,美國的成交量只占五分之一。
近來比特幣在韓國尤其火紅,交易價格常高過其他地區。比特幣交易平台CoinDesk上周報價首破17,000美元時,韓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Bithumb的比特幣報價,就已逼近25,000美元,韓國另兩家交易所Coinone和Korbit的比特幣報價,也遠高於20,000美元。
報導指出,有別於1990年代末的網路泡沫時期,美國散戶投資人是在多頭後期才搶著入市,這回比特幣的狂歡派對,卻是散戶投資人率先加入,帶動比特幣瘋漲。
全球最大線上交易平台IG Group的首席市場策略師威斯頓(Chris Weston)指出:「比特幣市場這種驚人的漲勢,綜觀全球歷史屈指可數,而亞洲散戶正是主要推手。而且看來推動比特幣漲勢的是一般投資人,他們的金融知識比不上專業基金經理人。」
有分析師認為,這是史上首次沒有銀行家參與的泡沫,傳統華爾街專業投資人對比特幣還在紙上談兵階段,短期內不會成為該市場的主力。
亞洲掀比特幣熱有諸多因素,近年來中、韓等國的個人財富雖持續增長,但房市太貴且股市估值過高之下,獲利豐的投資機會難尋。此外亞洲對虛擬貨幣的接受度高,尤其是成長於電商與行動支付世界的年輕人。
(工商時報)
新聞連結: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71214000087-260203